邹忌八尺有余,那么八尺有多高?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里面提到邹忌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美男子而且身八尺有余。那么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古代的八尺到底是多高?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一尺可就是0.33米,如果这样换算下来邹忌岂不是2.64米?这显然是不不符合常理的。毕竟像姚明那么高的人在中国来说已经算是很高的了,而且姚明才2.26米两米多高的男生其实并不多见,所以很肯定邹忌应该也没有两米多高。
其实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寸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古代的尺寸也会随着每个朝代的变化而变化。在秦代之前各国甚至还没有同一度量单位。可以说尺寸是非常乱的,这是因为古代的寸其实是指男子伸展手指后拇指到食指的距离,所以这其实也是一个笼统的一种计算方式。
古代也没有刻度尺,所以要精确测量一尺到底是多长也是不可能的。邹忌生活在战国时期,而战国时期的一尺具体是多少现在也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秦国统一的一尺大约等于现代的23.1厘米。
相信战国时期的一尺和秦国时期的一尺相差已经不大,毕竟相隔的时间比较短。当然也有可能会略小于23.1厘米,但是已经是比较接近的了。邹忌的身高有八尺多,那么换算成现代的米就应该是一米八5左右的样子。这个数据就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了。身高有一米八多的邹忌无疑是要身高有身高要相貌有相貌的美男子了。
邹忌八尺有余,古时候的八尺有多高?
提到邹忌,能想到的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那么,这个八尺是不是就是我们现在的八尺?古代的八尺有多高?
邹忌身高八尺,战国时期,一尺大概是23.1厘米,大约是184CM左右。
如果早生些年,春秋时期一尺才20厘米,身高八尺才160CM。那会儿说一个人身高八尺,放今天就是二等残废了(绝无歧视,我就是一个二等残废,这还是点了内增高的时候)。
古代的尺跟现在不一样,而且,不同时期的尺寸还不同,你说是不是很奇怪?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据说一尺是根据当时皇帝的手肘长来定的,所以都不大一样。。
按照这个说法商代身高八尺也就135.6厘米。这未免太矮了吧!
三国时期身高八尺是193.6厘米,这个够高!
而明清时期身高八尺已经达到了248.8厘米,两米四的身高。
不同时期的尺寸是不同的,这样的标准是很奇怪的!结果,就出现了现在的情况。由此可见,这个标准统一起来是多么的重要。想到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器,是多么英明神武的人。怪不得能成为千古一帝呢!
邹忌修八尺有余是多高?
问题一:邹忌修八尺有余,他真的比姚明高吗? 在周朝时期,一尺约等于23.1cm,换算过来就是184.8,也就是185左右
问题二:邹忌修身高八尺有余,下一句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i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问题三: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身高八尺多
问题四:洲际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的而什么意思 并且的意思。
“而”做并列连词,译为“并且”
【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
问题五:“邹忌修八尺有余”的“修”是什么意思 修长的意思,指身高
邹忌修八尺有余多高
邹忌修八尺有余是184CM左右,战国时期,一尺大概是23.1厘米,邹忌属于战国时期齐国人,《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而《战国策》成书于西汉时期,所以说,这里的八尺采用战国或者汉代的标准。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古人八尺有多高
要看具体朝代,因为每个朝代的尺都不同,各个朝代对应的八尺为
商代:135.6cm;
周代:184.8cm
秦朝:184.8cm
汉代:170.8cm——190cm;
南朝:206.4cm;
北魏:247.2cm;
隋朝:236.8cm
唐代:245.6cm
每个朝代对应的尺如下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古代身高八尺是多高
古代不同时期尺的长度也有偏差。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商代八尺约135.6CM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周代八尺约为159.28CM
秦时,一尺约23.1cm ;秦代八尺约为184.8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汉代八尺约为187.6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三国时八尺约为193.6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南朝时八尺约为206.4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北魏八尺约为247.2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隋朝八尺约为236.8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唐代八尺约为245.6CM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宋元时八尺约为221.4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明清时八尺约为248.8CM
扩展资料:
生活离不开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
据《吕氏春秋.季夏纪.古乐篇》记载,中国古人按乐律的音频为“黄钟”的乐器长度来确定尺的长度,所以古尺又称乐尺.律尺.黄钟尺。是度量横制定的基础。
后来,历代尺度因时代不同又各有所差异。
古代身高八尺是多高
古代身高八尺到底多高,洛阳古墓出土的汉代尺子告诉世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