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中蚩尤的坐骑食铁兽,真的是熊猫吗?
最近盛传蚩尤有个坐骑叫食铁兽,非常的凶猛,帮助蚩尤跟黄帝作战,黄帝几乎都要撑不住,很多小伙伴也来问我,这个食铁兽是个什么东西,真的有那么凶猛厉害吗?
先不查文献典籍,光看这个坐骑的名字,如果是蚩尤时代就叫食铁兽的话,那肯定是假的,蚩尤是在什么时代,那是在上古时代,也就是在尧之前,而中国最早的铁器大概在商朝时期出现,食铁兽这个名字肯定是不存在的。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食铁兽到底是何方神圣,它有没有可能是蚩尤的坐骑呢?
据史书记载,食铁兽可能有两种,一个是熊猫,一个是呲铁。熊猫我们都很熟悉,我们先来看看呲铁。呲铁又叫啮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妖兽。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对于呲铁的记载,来自《神异经》,显然这属于神兽,而不属于真实存在的。但是呲铁也有原型,据当代学术考证认为其原型是现在的貘。
那么熊猫那么萌,那么可爱,怎么会成为凶猛的食铁兽呢?其实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熊猫是食铁兽的记载要多的多,我们先来看看。
晋朝郭璞注释的《尔雅·释兽》中,大熊猫是这个样子的:“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明代袁牧的《新齐谐初集》里,熊猫更加厉害:“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
这里的貘兽并不是现代的貘,而是古代人们对于大熊猫的称呼,熊猫在《书经》称貔,在《毛诗》中称白罴(pi),在《峨眉山志》中称貔貅,在《兽经》中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由此可见,古代所说的现实中的食铁兽,一般都是指的是熊猫。
那么,蚩尤有没有坐骑呢?由于史书中没有记载,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但是也有记载说蚩尤是饕餮的,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说的就是蚩尤就是饕餮。
既然不能确定蚩尤有没有坐骑,那么蚩尤和黄帝对战有没有出动过熊猫呢?关于两者之间的对战,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吕氏春秋·荡兵》记载:“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
《列子·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大戴礼·五帝德》:“(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虽然蚩尤和黄帝在阪泉之战中,动用了很多飞禽走兽,但是都没有熊猫的记载,不过谁都没见过两人作战,蚩尤的动物军团中说不定就有熊猫呢,蚩尤是九黎和苗族的首领,其动物军团有熊猫也不稀奇,但是当时的熊猫可能更加凶猛,只不过随着环境的退化,熊猫逐渐进化成了现在这个可爱的样子,无论如何也与凶猛联系不上了。
熊猫是蚩尤的坐骑很可能就是人云亦云,小说家之言,还有人打趣说,大熊猫原是上古凶兽,跟随蚩尤战败后,被黄帝封印了凶猛基因,从此变成萌物。
蚩尤的坐骑是什么
蚩尤的坐骑是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也就是熊猫。《神异经》中写道:"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所以是熊猫。
扩展资料:
种群现状
大熊猫的分布区已经相当狭小,实际上它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分布区域,栖息于海拔为1400-36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山地竹林中。
每个区域又由于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再被分离成更小的单位,所以栖息地实际面积不足总面积的20%,仅有约5900平方公里。总计全中国有30个小的种群,总数为1000只左右。其中除四川卧龙外,每个种群不足50只,有的仅有10余只。
由于近亲繁殖不可避免,使得大熊猫致隐性基因的纯合,后代生命力降低,甚至畸型或致死。这种现象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中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绝大多数个体是来自于同一野生地区,使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幼仔在出生后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大部分早期夭亡,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
因为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能够经常维持10只以上饲养种群的单位仅有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惜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和北京动物园4家。大熊猫属于高度濒危的物种。
2019年5月28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整理2019年第一季度的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对野生大熊猫母子活动的珍贵画面。视频共有两段,总时长达40秒。甘肃现共有132只野生大熊猫,其中110只都生活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曾经是蚩尤的坐骑,当时叫做食铁兽,是吗?
大熊猫曾经是蚩尤的坐骑,当时叫做食铁兽,还脑补出这样的画面:当蚩尤与黄帝激战正酣的时候,大熊猫忽然卖萌抱住了蚩尤的大腿,黄帝趁势进攻,蚩尤一败涂地。
关于大熊猫,有一个“权威”网站,除了食铁兽之外,又给大熊猫取了竹熊、白罴、华熊、花头熊、银狗、㹮、貘、白熊、白老熊、花熊、杜洞尕、洞尕、峨曲等十三个名字。
气味标记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国宝大熊猫优秀作文300字
写作思路:首先介绍大熊猫的基本情况,包括生态环境、分布区域、生活习性等,然后描述大熊猫的外貌和特点,例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身体、喜欢吃竹子等。下面以《国宝大熊猫》为话题,分享3篇作文,供大家参考✧*。٩(ˊᗜˋ*)و✧*。
国宝大熊猫300字 作文 篇1:
我们中国的国宝是大熊猫,你真的了解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吗?那就由我来给你说说吧!
大熊猫是熊类,而不是猫类。它们曾经是食肉动物,但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变成了现在食素、可爱的大熊猫。它们得名是因为它们是熊类,外形又像猫。
大熊猫的四肢是黑色的,一双黑黑的耳朵,眼睛旁有黑色毛发,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戴了一副墨镜呢!其它部位都是白色。黑白相间的皮毛,格外引人注目,可爱极了!
大熊猫喜欢吃翠竹、竹笋、玉米秆、竹叶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它们的体重通常超过100斤,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一只成年大熊猫可达400多斤,因为三只成年熊猫一星期要吃一两吨食物呢!所以它们在地上打滚的时候,就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一样。
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稀少的数量,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还被称为“和平大使”,更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宝。
大熊猫如此可爱,但它们是濒危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我们应该加入保护大熊猫、保护濒危动物的队伍,为它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国宝大熊猫300字 作文 篇2:
“黑眼圈,戴墨镜。吃竹子,本领大。”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珍稀动物——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的外形十分可爱。你瞧!它那笨重的身子圆滚滚的,就像一个怀孕的妇女挺着个大肚子一样;那半圆形的耳朵十分小巧,就像两朵小蘑菇长在毛茸茸的脑袋上;那又大又黑的眼圈近视了似的,戴了一副十分气派的黑框眼镜;它的爪子锋利而短小,十分可爱,俏皮极了!
别看它的四肢十分粗短笨重,但在它吃竹子的时候可派上大用场了。你瞧!它正用双爪把一根竹子紧紧地抱住,生怕有人跟它抢似的,接着就用锋利的爪子剥开外面的竹子皮,歪着头开始吃起鲜美多汁的竹子嫩肉来,就犹如人们正津津有味地啃着鲜嫩多汁的鸡肉。
嘘!那边还有一只熊猫睡着了。你看!它躺在竹子制成的“小床”上,用自己毛绒绒的手充当“毛绒枕头”,还不时伸出粉红色的小舌头舔着嘴边的白色绒毛,估计是梦到自己在吃水灵灵的竹子吧!
大熊猫如此可爱,但它们是濒危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我们应该加入保护大熊猫、保护濒危动物的队伍,为它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国宝大熊猫300字 作文 篇3:
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在八百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到现在已经数量十分稀少,所以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被称为“国宝”。特别招人喜爱,它象征着和平和友好。仅分布于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野外总数不足100只,80%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
大熊猫身子胖嘟嘟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它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样子,显得更加可爱。
熊猫的生活方式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和竹叶。长大后的大熊猫一天可以吃20千克的鲜竹,一边吃,一边走,一边排粪,似乎不太讲卫生。它喜欢喝水,也喜欢爬树上玩耍,常常爬到树上剥树皮,用不了多久,就将树皮剥个精光,像个顽皮的小孩。
大家是不是也觉得大熊猫不但可爱还是很温顺的动物呢?你们还知道大熊猫的什么习性吗?来和我一起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