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与行星,卫星有什么区别
恒星与行星、卫星都是宇宙中的行星,但是从质量到作用都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是:
1、恒星能自己发光发热的;而行星和卫星都不能自己发光发热。
2、恒星是像太阳那样不动的星体,围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围绕行星的运动的是卫星。
3、恒星的质量和体积比行星大的多,而行星的质量体积一般是大于卫星的。
月亮是恒星还是行星
月球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月球不能发光,并且体积和质量也不大,因此月球不是恒星,而月球围绕地球运行而不是太阳,因此月球也不是行星。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一个卫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可能形成于约45亿年前。
什么是卫星
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八大行星共有卫星205个,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环绕。按卫星多少的排名顺序是土星82个,木星79个,天王星27个,海王星14个,火星2个和地球1个。
卫星、行星和恒星之间有哪些区别?
恒星、行星、卫星的叫法是人类弄出来的,但它们在组成元素、形成和演化、运行规律、质量体积方面都有差别。星球是一种统称,大部分在宇宙空间中的大型独立物体都能称为星球。恒星,一般则是指会自行发光发热的星球,大部分由氢氦等可轻质元素构成。而卫星一般指是固定绕着某颗行星旋转的星球。
恒星,卫星,星球的区别是恒星好比爷爷,星球好比爸爸,卫星好比儿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恒星能发光发热,星球一般是固态或液态不发光,卫星一般都是固态的。星球围绕恒星转,卫星围绕星球转。恒星的体积和质量很大,远远超过星球和卫星。恒星能发生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提供清洁的能源。三者区别非常大。
空间内物质因万有引力不断聚集,当聚集的物质质量达到可以引发核聚变的临界点,物质就被点燃形成恒星,而质量较小的就形成气态行星。而宇宙中最多的物质就是氢、氦等轻元素,其他重元素则是由核聚变、超新星爆发形成。
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是聚集了大量恒星和核聚变、超新星爆发喷发到空间中的重元素,像太阳这样年轻的恒星中,也有比地球储量更大的重元素,只是占恒星质量总比例较小,太阳系形成时间距今较短,在太阳系形成之前,曾存在过的其它恒星形成和爆发,因此所有天体都含有较重的元素。
行星绕恒星运行,卫星绕行星运行,行星和其卫星又随着恒星绕着致密的星系中心运行大多数恒星都有行星,但行星却未必会有卫星,但卫星却难以拥有自己的卫星,因为它所围绕的行星质量更大,对迷你卫星的引力作用可能也更大,迷你卫星的运行就不大稳定,最终被拉到行星的卫星轨道上。
月亮是恒星还是行星
月亮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亮是地球卫星。月亮不能发光,并且体积和质量也不大,因此月亮不是恒星,而月亮围绕地球运行而不是太阳,因此月亮也不是行星。
对于恒星的定义是,恒星可以依靠自身的能量发光发热,并且能够使自身内部燃烧膨胀的星球,其体积和质量肯定是很大的。而月亮的光是反射光,自身不能发光,并且质量和体积都远不如地球。
卫星通常指在行星轨道做周期运行的天体,因此月亮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人类社会中,还发明了人造卫星等以便观察宇宙和地球。不仅地球有卫星,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有卫星在身边环绕,其中木星拥有79个卫星。
月亮的自转和公转
公转
月球以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7.32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已知月球平均每年以3.8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
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或“潮汐锁定”,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月亮是什么行星还是恒星 月亮属于恒星还是行星
1、月亮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亮是卫星。月亮不能发光,并且体积和质量也不大,因此月亮不是恒星,而月亮围绕地球运行而不是太阳,因此月亮也不是行星。月球,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3、肉眼可见的恒星有大约7000颗,太阳也是恒星。比较知名的有天狼星、老人星、南门二、织女星、大角、牛郎星、天津四、北极星、北斗等。
怎么区分恒星,行星,和卫星?
恒星、行星 、卫星的区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