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营养物质,人体的7大营养素是哪些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

1.蛋日质

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骨骼,肌肉,内脏,毛发等均有蛋白质;调节生理功能,晦、激素、抗体,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度;供给能量。

2.脂类

包含脂肪、胆固醇、磷酯等;供给和存储能量;保护各项组织器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在肠道内吸收。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俗称糖,在我们摄入的总能量中,有5%~%自于碳水化合物,它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还具有调节血塘的作用。

4.食纤维

不可溶纤维:主要功能是膨胀,用来周节肠的功能,还能让我们有饱涨的感觉。不可溶纤维的主要来源有:全麦谷类食品、全麦面包、种子、坚果、水果和蔬茶。

可溶纤维:比如果胶、藻胶、豆胶以及魔芋、葡萄中的可溶性食物纤维,吸水力强,有形成咬冻的特点,使大肠中增加水分而排便。但是对于宝宝而言,过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可能起消影向钙等吸收。

5.矿物质

人体必须的微量营养素,包含钙、镁、铁、锌等矿物质,缺乏可引发多疾病,如钙缺乏导致骨质疏松,铁缺乏引起贫血。镁,钙,磷,钠,铁,硒,锰,钴,,锌,水。占人体质量的0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代谢废物的排出,维持调节体温。

6.维生素

维持身体键康所须的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人体不能合成,但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如大家所知的维生素C、维生素A等。

人体七大营养素是什么?

三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x0d\x0a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1、构成人体的组织和器官;2、构成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3、供给热能

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

0~1

2g/kg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之中

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但富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则利用率较低

\x0d\x0a脂类包括:\x0d\x0a1、甘油三酯(脂肪)作用包括(1)作为体内能量的贮存形式;(2)维持正常体温(3)保护体内器官;(4)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5)构成细胞膜;(6)合成人体重要物质;(7)参与胆固醇的代谢;(8)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如A、D、K、E等,同时还可促进它们在肠道的吸收

主要来源是:(1)动物脂肪相对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2)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x0d\x0a\x0d\x0a2、磷脂作用包括:(1)提供热能;(2)构成细胞膜;(3)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顺利通过细胞膜;(4)作为乳化剂,有利于脂肪的吸收、转运和代谢

主要来自于蛋黄、动物肝脏、大豆、麦胚、花生等

\x0d\x0a\x0d\x0a3、固醇类作用包括:(1)构成细胞膜;(2)合成人体重要的活性物质

主要来自于动物脑、肝、肾、蛋类、肉类、奶类等

\x0d\x0a\x0d\x0a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1、贮存和提供能量;2、是机体的构成成分;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提供膳食纤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胃肠蠕动

提供热量占总热能的60%~65%

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不同:果糖来自水果、蜂蜜等;蔗糖来自甘蔗、甜类、蜂蜜等;乳糖来自奶及奶制品等;海藻糖来自食用蘑菇等;淀粉来自薯类、豆类、谷类;纤维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等)中;半纤维素来自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人身体营养七大要素是哪些?

七大营养要素: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叫做七大营养要素。

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叫做七大营养要素。这些营养成分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制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材料,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在人体中担负着信息传递,维持大脑的活动,促进化学反应,抵御外来的“入侵者”等任务,在人体生长和组织的修复方面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黄豆。豆制品、蛋类、瘦肉、鱼虾、牛奶和动物内脏等等。

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中,有大约70%是由糖提供的。每克糖在体内约可产生4千卡热。热也是构成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如人体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神经细胞中的糖脂等等都离不开糖。日常吃的甜食、淀粉类食物都含糖。

脂肪在营养上的主要作用,是在人体中贮存和提供能量。当脂肪在人体中完全“燃烧”变成能量时,1克脂肪放出的能量是糖或蛋白质的二倍。脂肪也是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平时食用的花生油、花生油等都是脂肪性食物。

无机盐又叫矿物质,人体内含量较多的是钙、镁、钾、钠、磷、硫和氯等七种,其他如铁、锌、碘、铜等以含量较少,有的只有极微量,所以称为微量元素。无机盐不但构成人体的组织,而且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也是维生素和激素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铜参与造血过程;锌对儿童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等等。各种食物及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矿物质。

维生素是保证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的一类化学物质。它们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在人体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保证正常的视力,维持健康的上皮组织;B族维生素构成多种酶,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利用;维生素C能促进造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却不可缺少、缺少了就会生病。在肉类、豆类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都含有各种维生素,只要没有偏食习惯,一般不会缺少。

纤维素在人体内既不会被消化吸收,也不能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但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近年也被列为饮食的“要素”之一。食物中的纤维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并有利于排便。据研究,饮食过精,缺少纤维素,还是结肠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 及其作用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化合物,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功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人体一旦缺乏,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症状,一旦过量,则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甚至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疾病。

2、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繁多,保守估计人体中的蛋白质种类超过十万种,不同蛋白质功能各异,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维持人体组织更新生长和修复。人体中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制疾病抗体的组成,渗透压的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

3、脂肪:脂肪是机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同时脂类有保护内脏和保温的功效。体内的一部分脂肪分布在内脏周围,能够缓冲撞击,减少脏器间的摩擦,很好地起到固定和保护内脏的作用。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不仅人体的脑神经、肾脏、血浆等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脂类,构成生物膜也必须有磷脂、糖脂、胆固醇等脂类的参与,此外,部分维生素的吸收也要依靠脂类才能完成 。脂类可以转变为多种重要代谢产物。脂类的分解代谢可以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可以转化为胆汁酸、维生素 D 和类固醇激素等活性物质? 。

4、矿物质:矿物质是体内无机物的总称,它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主要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人体代谢中的必要物质。虽然矿物质在人体内的总量不及体重的5%,也不能提供能量,但是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钙镁磷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原料”。矿物质也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正常渗透压的必要条件,人体内有些特殊的生理物质,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甲状腺素等都需要铁点的参与才能合成。矿物质无法自身合成,和产生。

5、纤维: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一般可以从天然食物如,魔鱼,燕麦荞麦,苹果仙人掌胡萝卜等十五中摄取。纤维素的主要功能包括;治疗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肥胖症,便秘高血压癌症等。是真正的营养小能手,价格便宜适用型号性价比高。

6、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的必备元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如果说人体是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各种生化反应,那么酶就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维生素就是酶参与催化的辅助因子。

7、水:水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中的水分,大约占到人体体重的65%。他参与生命的运动,可以排除体内有害毒素,帮助新陈代谢,维持有氧呼吸等,它的作用与功能独一无二。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食物的营养物质种类繁多,人体所需大约50多种,就其化学性质或生理功能可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根据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和在体内的含量,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指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微量营养素指矿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此外,由于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以释放能量,这三种营养素又称产能(热)营养素。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占人体体重的16%~19%,每天约有3%的人体蛋白质在更新,其中肠道和骨髓更新速度最快。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和修复人体组织;构成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参与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16.74千焦能量。其主要食物来源有肉类、鱼类、蛋类、奶类和大豆类。

脂类包含中性脂肪和类脂质。中性脂肪就是通常所称的油,有动物油和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贮存和供给机体能量、构成生物膜、增加饱腹感和食物美味、供给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脂肪酸中有两类重要的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因能促进大脑和视网膜发育、降血脂等,常添加于保健食品中。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是大米和小麦的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提供人体能量、帮助肝脏解毒、节约蛋白质和促进酮类氧化。膳食纤维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一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蔬菜和水果,其生理功能:①增强胃肠蠕动,利于粪便排出。中老年人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②控制体重和减肥。膳食纤维不能消化吸收,但能产生饱腹感,可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作用。③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膳食纤维减少小肠对糖的吸收,吸附胆汁酸、脂肪等,使其吸收下降,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人体内除碳(C)、氢(H)、氧(O)、氮(N)以外的其他化学元素的统称。根据在体内含量多少,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体内重量大于体重0.01%,包括钾、钠、钙、镁、磷、硫和氯7种元素。其他如锌、碘、铁等都属于微量元素。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碘和锌。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钙缺乏可致佝偻病、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和肌肉痉挛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钙的最好食物来源为奶和奶制品,另外,豆类、虾米皮、海带、油料种子和蔬菜含钙也很丰富。

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主要参与红细胞组成和氧气利用。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头昏眼花、免疫力下降等。缺铁影响儿童的智能发育和行为。人体只吸收化合价为二价的铁,三价的铁不吸收,有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高的铁,但因为吸收率过低,达不到补铁的效果。补铁的良好食物是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瘦肉和鱼类。需要指出的是奶类食品铁的含量较低,不能补铁。

锌在人体内的含量为2~3克,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关系较为密切。缺锌表现为生长迟缓,甚至停滞,性器官发育不全,性成熟受抑制,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性幼稚症;味觉和嗅觉减退,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异食癖;抵抗力低下,易感染,伤口愈合缓慢;还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面部痤疮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动物性食品是锌的良好来源,尤其是海产品、红色肉类及动物肝脏。植物性食品含锌较少,吸收率也低。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

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可致夜盲症;结膜干燥角化可形成干眼病,严重可致失明;皮肤干燥;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易感染,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力低下。大剂量摄入维生素A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和致畸毒性。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禽蛋等。深色蔬菜富含β-胡萝卜素,也可提供一定量维生素A。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有利于骨骼和牙齿正常生长和发育,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鱼肝油、奶油、鸡肝、鸡蛋等,也可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D。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

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结膜出血、毛囊角化、皮下瘀斑、紫癜和关节疼痛。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含量较多的有辣(甜)椒、番茄、菜花及各类深色叶菜,水果中含量较多的有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刺梨等。

维生素B1缺乏引起脚气病,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有谷类、豆类、干酵母、坚果、动物内脏、蛋类和瘦猪肉等。

维生素B2是我国传统膳食中较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维生素B2缺乏可出现口角炎、眼睑缘炎、阴囊(阴唇)皮炎、鼻翼两侧脂溢性皮炎等。由于维生素B2缺乏可同时出现口腔和阴囊炎症,故称此现象为“口腔-生殖综合征”。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脏、心脏、蛋黄和乳类。植物食品中绿色蔬菜、豆类含量较高,谷类较少。

叶酸缺乏可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舌炎及胃肠道紊乱。近年研究叶酸缺乏与新生儿的神经管畸形(包括无脑儿和脊柱裂)有关。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肝、肾、蛋、鱼、绿叶蔬菜、坚果类、大豆类等。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成人体内水分含量占体重的50%~60%,男性约占60%,女性约占50%。水有调节体温,润滑关节、肠道、呼吸道等,促进物质代谢,维持组织形态等功能。人体每天大约需水2500毫升,可通过食物(约含1000毫升水)、饮用水或饮料(约1200毫升)、代谢水(约300毫升)获得。

人体必须的7大类营养素都是什么?都有什么具体作用?

人体必须的7大类营养素及其具体作用:

1、水

对于人体来说,水是重要的组成成分,占机体质量的40-60%,在尿液、血液、消化液以及细胞内外液中大量存在。

作用: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参与体内所有的新陈代谢活动。 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在代谢中均会产生水。

2、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为氨基酸,是由许多氨基酸以肽键连结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的大分子。蛋白质由于其分子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和空间结构的千差万别,就构成了无数种功能各异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含量16%-20%,一个70kg健康成年男性体内大约含有11.2-14.0kg蛋白质。人体内的蛋白质处于不断地分解又不断地合成的动态平衡之中,借此达到组织蛋白不断地更新和修复的目的。肠道和骨髓内的蛋白质更新速度较快。

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生命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约占人体重量的1/5,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的种类繁多,保守估计人体中的蛋白质种类超过十万种,不同蛋白质功能各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的主要成分,也是组成体内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其次还有供能作用,所供能量占总能量的8%-15%。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维持人体组织更新生长和修复。

3、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是一种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一类化合物。其中脂肪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将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如n-6系的哑油酸(LA)和n-3系的亚麻酸(LNA),亚油酸可衍生多种n-6不饱和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

亚油酸在体内可转变成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故亚油酸是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也可衍生多种n-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作用:

脂类是机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类供给,每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37.7千焦能量,当糖类不足时,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于脂类 。

脂类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不仅人体的脑神经、肾脏、血浆等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脂类,构成生物膜也必须有磷脂、糖脂、胆固醇等脂类的参与,此外,部分维生素的吸收也要依靠脂类才能完成。

脂类可以转变为多种重要代谢产物。脂类的分解代谢可以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可以转化为胆汁酸、维生素D和类固醇激素等活性物质 。

4、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一直被定义为具有分子式Cn(H2O)n的一类化合物,即C:H:O的摩尔比为1:2:1。这一定义没有包括糖醇、寡糖和多糖。根据FAO/WHO专家组(1998年)的建议,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其聚合度(polymerization)(即单体数量)分为糖、寡糖和多糖三个组。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三大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

作用:碳水化合物除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素能抗凝血、参与DNA、RNA的组成、还能还能决定人体ABO血型,此外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入侵物也和糖类相关。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根据它们的特点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和维生素C。

作用: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酶的辅酶(是酶的活性所必需的物质)。脂溶性维生素不作为酶的辅酶,但是参与其他重要的机体功能。维生素是人体健康必需要素,一旦缺乏维生素,便会出现相应的疾病。

6、矿物质

矿物质人体内除去碳、氢、氧、氮以外的元素称为矿物质,包括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它们本身并不供能,主要在构成人体的物质和调节体内生理、生化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