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为什么有郑成功的雕像
鼓浪屿有郑成功的雕像是因为郑成功在反清复明时曾在鼓浪屿操兵,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决定在鼓浪屿建立一座郑成功石雕像
这座雕像于1985年8月完成,高15
7米,重1617吨,由23层625块“泉州白”花岗石精雕而成
雕像的中心为钢混结构,基础深入岩层3米,配备防震设施,可抗12级以上强台风和8级以上地震
雕像凌空挺立,凝重伟岸,展现出郑将军威武刚毅的统帅风范和踏平怒海的英雄气概
郑成功像为什么在鼓浪屿
因反清复明时,郑成功曾经在鼓浪屿操兵,为了感念就在"晃岩"上树立郑成功,后来就将"晃岩"改名为"日光岩"
郑成功和鼓浪屿的故事
你如果有机会到福建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游览,可以找到不少郑成功练兵的遗址。在鼓浪屿的日光岩,高大的石壁上镌刻着“鼓浪洞天”、“天风海涛”等几个大字。从这儿拾阶而上,可以见到一个石砌的寨门,那是郑成功当年建造的屯兵营寨。寨门右边有块上端平坦的巨石,刻着“闽海雄风”四个大字,那是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水操台前面,现今龙头街至永春路一带,当年是一片海滩,涨潮时战船可以直接开进来。郑成功就站在水操台上发号施令,指挥操练。在今天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前面,有一片大操场,那是郑成功练兵的演武场遗址。当年在演武场东北、西南两边的山岗上,各有一道城墙,城墙里面是一片总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的大校场。大校场旁边,现今厦门大学群贤楼的地方原有一个演武亭,郑成功就在那里集合士兵,每天进行操练、检阅。厦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郑成功练兵的遗址呢?这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他生于1624年,聪颖好学,体魄高大,被郑家视为“千里驹”。二十岁那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长驱直下江南。大江南北,到处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清斗争。第二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黄道周等人,在福州拥立明宗室、唐王朱聿键为帝,建立隆武政权。隆武帝见郑成功年轻有为,忠心耿耿,赐他姓朱,改名成功,他因而被尊称为“国姓爷。”1646年,清军迫近福建,郑芝龙决意降清。郑成功苦劝不听,率领部分将士出走金门,在海上誓师起兵,展开抗清斗争。此后十几年,他以金门、厦门为基地,建设政权,招募将士,训练军队。上面提到的厦门那些练兵遗址,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清政府把郑芝龙抓到北京,逼他派人招降郑成功,都遭到郑成功的严辞拒绝。他几次亲自带兵,攻入广东、浙江等地,打得清军损兵折将,抱头鼠窜。1659年,又联合浙江的抗清将领张煌言,举兵北伐,连破瓜洲、镇江,直逼南京城下。后来战斗失利,不得不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在厦门注视到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从唐、五代至宋、元,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人民,不断渡海移居台湾,和高山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了这个宝岛。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是个海上富商,曾到台湾经商,并组织数万名福建人移居台湾。但到十七世纪,这个宝岛却不断遭到西方殖民强盗的侵略。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西南的鹿耳门港,修建了台湾城(今台湾安平),第二年又侵占新港社、蚊港,修建了赤嵌楼(令台湾台南)。再过一年,西班牙殖民者也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后来,荷兰和西班牙在岛上展开火并,荷兰打败西班牙,霸占了整个台湾。郑成功对荷兰殖民者的强盗行径极为愤慨,起兵抗清后,即暗下决心收复台湾。1659年,郑成功从南京战败回到厦门,在台湾作通事(翻译官)的爱国人士何斌,向他进献一幅台湾地图,要求他攻取台湾,并且说:“台湾沃野千里,四通外洋,收复这个宝岛可以扩大你的抗清根据地,支助你的军饷供应。当地的黎民百姓饱受荷兰人的欺凌压榨,早就想动手消灭他们,以你的威望带兵攻取,简直就同狼逐群羊一样,一定能把他们驱逐出去。”台湾同胞的期望和支持,更加坚定了郑成功收复故土的决心,他立即着手进行渡海作战的准备。
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1日)中午,郑成功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名将土、一百多艘战船,浩浩荡荡地开出金门料罗湾,经过澎湖,四月初一上午到达台湾的鹿耳门。他们在何斌的引导下,利用涨潮的机会,强行登陆。郑成功冒着敌人的炮火,首先登岸踏勘营地。全体官兵深受鼓舞,纷纷跳下船只,冲上海岸。几千名台湾同胞赶到岸边,驾着货车和各种运输工具,帮助他们登陆。不到两个小时工夫,就有几千名士兵上了海岸。他们占据有利地形,切断赤嵌楼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并择地扎营,修起了防御工事。荷兰殖民长官揆一慌忙组织抵抗。四艘荷兰战船从海上开炮射击,郑成功的水师英勇还击。六十艘悬挂“郑”字旗号的战船;把荷兰船只紧紧包围起来。郑成功的水师开炮击沉了其中最大的“海克托号”。两艘荷兰战船也负了重伤,仓皇逃往外海,另一艘荷兰船见势不妙,逃往荷兰占领的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赤嵌楼的荷兰守将猫难实丁,开炮轰击郑军的营盘,郑军坚守不动。另一名守将贝德尔率领二百四十名殖民军,用排抢向郑军射击。郑军手持弓箭和大刀,同敌人展开拚杀,又分出七八百人抄袭敌军的后路,两面夹攻,当场击毙了贝德尔和一百一十八名殖民军。台湾城守将阿尔多普又带着二百名殖民军出击,但顷刻之间也惨败而回。郑军乘胜围攻赤嵌楼,并断绝了他们的水源,迫使猫难实丁投降。接着,郑成功分兵从水陆两个方面围攻台湾城,抢占了台湾城的外市区,揆一和一千多名殖民军龟缩在城堡之内,闭门死守。为了减少损失,郑成功派人送信给揆一,想争取他自动放下武器,献城投降。揆一反而提出以每年送给郑成功几万两饷银和土产为条件,并送给劳师银十万两,要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断然拒绝,他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现在我亲自前来索取,来自远方的荷兰人,自然应该把台湾归还给主人。如果进行顽抗,我将被迫用最大的力量来实现收复台湾的主张,到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必须承担这次战争的全部费用。”揆一企图凭借城坚炮利死守,以待巴达维亚的援军。郑成功下令攻城,几十门大炮轰击了四个小时,使台湾城的胸墙受到严重破坏。但殖民军在城内备有很多大炮、火铳,杀伤力很强,攻城的士兵伤亡很大。于是,郑成功决定对台湾城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迫使殖民者力竭而降。不久,郑成功的第二批军队抵达台湾,更加强了战斗力。他们在台湾城的周围修筑防栅,挖掘壕沟,把台湾城围困起来。在围困台湾城的同时,郑成功抽出力量,深入台湾各地,争取群众,发展生产,为彻底打败荷兰殖民者奠定基础。郑成功亲自带领户官(随从侍卫官)杨英和许多将士到各地巡行,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壶浆相迎。高山族各社首领纷纷归附,郑成功设宴招待,并赐给他们每人一件浅色的丝袍、一顶有金色顶球的帽子和一双靴子。传说高山族几个村社的首领向郑成功献上金、银、草、土四样礼品。郑成功十分诚挚地对他们说:“我进兵台湾,是为收复台湾的土地,不是为了要钱财。”说罢,他收下土块和一束草,把金银退了回去。至今,福建沿海一带还流传着“国姓爷”不爱金、银的动人故事。
郑成功还下令实行屯田,全体官兵“有警则荷戈(武器)以战,无警则负耒(农具)以耕”,自己动手生产,解决军粮供应,以减轻人民负担。这些措施深受台湾同胞的拥护,他们纷纷起来协助郑成功军队收复台湾的其他失地。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最后只剩下台湾城一座孤城,成为瓮中之鳖了。
七月,揆一盼望已久的巴达维亚援军,终于开到台湾海面。八月中旬,这支军队配合台湾城的守军,向郑成功军队发动进攻。郑军经过一小时的英勇还击,大获全胜,打死了敌军一百多人,迫使这支援军狼狈逃回巴达维亚。
经过八个多月的围困,台湾城的荷兰殖民军饿死、战死一千六百多人,只剩下六百多名有战斗力的士兵。郑成功决定发动总攻击,来消灭这股殖民势力。1662年1月25日清晨,郑成功军队的二十八门大炮同时开火,两个小时发射了二千五百发炮弹,弄得荷兰殖民军无处藏身。揆一走投无路,只好挂出白旗投降,在2月1日签署了投降书。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三十八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1662年五月,郑成功积劳成疾,病逝于台湾,时年三十九岁。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收复台湾的辉煌业绩,光照千秋,永远受到我国人民的敬仰。三百多年来,海峡两岸的人民,经常到他当年生活、战斗过的遗址去凭吊,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
福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景点介绍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位于鼓浪屿日光岩里面,地址是厦门市思明区永春路73号。小伙伴们只要购买日光岩门票(60元/人)就可以免费参观郑成功纪念馆。
关于郑成功,还有这么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扎寨、操练水师的地方,至今犹存寨门、水操台等遗址。当年郑成功挥师北伐之前,曾在此选将练兵,训练出一支拥有万人的“铁人军”,后来成为收复台湾的主力。解放后在厦门大学同安楼后面的八角亭花园中发现一块长120厘米、宽48厘米的“练胆”石刻,现存于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 来到郑成功纪念馆,你可以看到七个陈列室,展出各种文物、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雕塑、模型等800余种,系统地介绍郑成功光辉的一生。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东港路2号 门票:85元开放时间:(厦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出发)去程时间(7:10—17:30(冬季)、18:30(夏季))回程时间(7:20—17:40(冬季)、18:40(夏季)) 电话:0592-2060777 周边公交信息:4路、19路、25路、29路、30路、51路、71路、97路、107路、116路、118路、127路、139路、841路、853路、941路、b1路、公交机场专线、邮轮码头旅游快线 自驾乘车路线:从梧村长途汽车站到厦禾路--厦禾路--鹭江道,厦门轮渡码头
说起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和郑成功雕像,哪个更出彩一些?
一、鼓浪屿
鼓浪屿更加的出彩,这个地方不仅风光非常的优美,而且很精致典雅,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而且在这个地方能够让人想到历史,能够想到郑成功的事迹,同时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所以一踏上鼓浪屿让人感触颇深。
二、鼓浪屿是屯兵的地方
郑成功当年在鼓浪屿屯过兵,这个地方流传着很多关于郑成功辉煌的事迹以及人生历程,还有他的许多传说,在这个地方的古井,礁石,石门都会写着郑成功的事迹,这些故事虽然经历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到现在还在流传,可以看出郑成功的影响力。
三、日光岩
日光岩也记载了郑成功的光辉事迹,在寨子门右上方有蔡元培先生亲手写的七绝,专门为郑成功所写的,这首诗里面所要表达的就是郑成功的军事才能,还有他的民族气节,而且这块巨石上也有民海雄风,这4个字看上去非常的苍劲有力,而且这首诗是根据郑成功的笔记而刻的。
四、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的雕像在雕刻的时候,它面向的是厦门岛,通过雕像可以感受得到郑成功的内心世界,通过他眉头紧锁看着水是操练的方向,同时注视着被外人占领的故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没有成功收复故土,就先去世的无奈,郑成功对于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郑成功,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所以郑成功的事迹,我们也要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鼓浪屿的历史故事
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鼓浪屿的初步繁荣;据金门,厦门两岛为根据地抗击南下的清军,并于此操练水师,率兵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鼓浪屿是郑成功最初的根据地,《南疆绎史》等文献记载,郑成功在南安故里焚青衣起兵后,与所厚陈辉等90余人第一旅遁入金门,随往南澳收集余众,得数千,随之移屯鼓浪屿,时在隆武二年;郑氏起师伊始,军费拮据,处境困难
恰好有一艘郑家的商船从日本开来停泊在鼓浪屿,郑成功遂将这艘商船带来的10万两银子用来募兵和购制军械
接着在鼓浪屿日光岩等要地屯营扎寨,设水操台练兵,并积极从鼓浪屿引兵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