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的典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男子云集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四大美人,而殊不知,历史上不仅仅因为美貌而远近闻名的女子,而且还有同样因为精致出色的长相被历史记住的男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的故事,而这两个故事正是跟魏晋南北朝时期享誉历史的美男子有关。
潘安出行掷果盈车
潘安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美男子,如今我们常常喜欢用貌比潘安这样的词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十分好看,具体潘安长相究竟有多美我们不知,但是潘安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特别推崇美男子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确实出现了不少像潘安这样的美男子。
据说潘安因为长相惊艳而远近闻名,人们为了能够一睹潘安的容貌也算是很拼了。而掷果盈车;的典故正是跟潘安有关,也可以这样理解,掷果盈车讲的正是潘安效应;。
潘安每一次出行的时候,总是能够引来大街小巷的人群围观,那些欣赏他的美貌的人群中,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许许多多的少女为了能够表达对潘安的仰慕,而纷纷给他鲜花,送果子。这就是掷果盈车;典故的来历。
看杀卫玠的典故
卫玠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潘安齐名的一大美男子。卫玠是西晋的玄学家,也是美男子一枚,据悉卫玠的美貌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传闻卫玠五岁出行的时候,就已经引得人人前来围观,当时有人这样夸赞卫玠的长相,说他就像是用玉雕出来的人一样,因为人们又称呼卫玠为璧人;。
然而这样的美貌也给卫玠带来了不少的烦恼,渐渐长大的他也出落的更加的俊俏不凡了,但是卫玠的身体却不怎么好,老是生病。然而卫玠每次出行都会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从人群中挤出来。卫玠常常因此而忧心忡忡。
久而久之,卫玠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最终卧病在床,久病无医,最终年纪轻轻就病死了。民间故而有了这样的传闻,称卫玠是被人们围观看死的,于是就有了看杀卫玠;这样的说法。
掷果盈车与看杀卫玠的故事
掷果盈车
据记载,潘安年轻之时,拿着弹弓驾车出去游玩。年轻的女孩们见到了都不禁围住他,细细地观赏。而年长的女人见了他,就远远地用水果掷他,以示对他的爱慕和追捧。
结果,掷来的水果把车都给塞满了,弄得潘安每次出去都能满载而归。这便是“掷果盈车”典故的来历。
看杀卫玠
《晋书·卫玠传》记载:“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这可是轰动一时的新闻,首都下都(今南京)的粉丝集体出动,把卫玠围了个水泄不通,像堵厚厚的围墙。卫玠本是个多愁多病身,最终经不住如此的劳累,很快就病死,年仅27岁。
扩展资料
掷果盈车: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掷果盈车与看杀卫玠的故事
魏晋时期的典籍里,记载了很多有关容貌的故事,很有意思,在这里引证几则,来看看古人容貌的魅力,及这种魅力的正负效果。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掷果盈车与看杀卫玠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其一,潘岳的故事。潘岳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天假其才,写得一首好诗。潘岳还是一位帅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之一。《晋书》记载说:“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当时著名的玄学家张载和辞赋大家左思,对自己容貌也很自信,认为自己的漂亮指数足以媲美潘岳,所以有时候也喜欢到马路上溜溜,希望吸引妇女同志们的眼球。但每次出行,都因为冲击了市容市貌,被人民群众轰回家门。晋书说:“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又《世说新语》记载说:“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潘岳出游,收获的是女人的追捧,FANS的尖叫之声,而张载左思出门,得到的是石头瓦片和足以淹死人的`唾沫,回家盖房倒是有水有料了。这几则故事,可算做容貌的喜剧吧。由此可见,容貌对人的重要性。
可是,这道理也不尽然。超级漂亮的容貌,有时还会成为人们的拖累,形成自恋癖还算小事,因此送命的,也并不乏其人。下面这两则故事,似乎多少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裴启语林》记载说:“王仲祖有好仪形,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得生如馨儿?’时人谓之达也。又酷贫,帽败,自以形美,乃及帽肆,就帽妪戏,而得新帽。”这位王同志究竟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以形美”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以至于每次揽镜自照之时,都要求自己死去的老爸感谢一下自己:老王家的基因,怎么会生出自己这样美貌如花的男人呢?这算是自恋的表现。
《世说新语》记载的卫玠的故事,则是不折不扣的一个有关容貌的一个悲剧故事。卫玠是两晋之际最大的帅哥,《世说新语·容止篇》说:“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可惜,这位帅哥骨脆肤柔,身体不好,人言弱不禁风,他则是弱不胜衣——连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支撑不住。这有史为证:“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赢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更可惜的是,这位卫帅哥天性内向腼腆,脸皮薄,心理素质也不过硬,以至于被看死了:“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这算是由容貌导致的悲剧吧。
读着卫玠的故事,再想想今天的男女明星们,不由心生感慨。今天的明星大腕,俊男靓女们,在镁光灯下游刃有余,摆POSE,弄造型,忸怩作态,挠首弄姿,既不会看羞,更不会看杀。可见时代毕竟在进步,虽然才华不及古人,但心理素质却的的确确是大大提高了。
古代两美男的不同命运:潘安帅到掷果盈车,卫玠帅得克死自己!
在民间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中国古代有四大美人,她们的名字耳熟能详,分别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四大美男,还有说是十大美男的,众说纷纭,看来长得俊俏的古人比比皆是!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最常见的说法是: 潘安、 曹植、宋玉、 卫玠 ;还有说是: 潘安、 兰陵王、嵇康、 卫玠 的。由此可见,潘安和卫玠是大家公认的美男。
潘安帅到“掷果盈车”
潘安就是潘岳,又名潘安仁,潘安祖籍河南中牟县大潘庄,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人们夸赞一个男人长得俊美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
潘安有多帅? 有个典故叫 掷果盈车 ,据说潘安每次乘车外出,总有一批“花痴”姑娘追着他,不但围追堵截,还献花献果。因此潘安每每出游总会满载而归,惹人羡慕。长得帅就是好啊,想吃水果了,出去走一圈就有了。由这个典故还演绎了一出东施效颦的模仿秀,但是模仿者张载是被小孩子用石头乱砸,左思则是被女人们一顿乱唾。
潘安不仅人长得帅,还是一个痴情专一的好丈夫。 潘安在妻子在世时绝不出去沾花惹草,妻子过世也一直念念不忘,并因此写了三首《悼亡诗》。由于妇女当时地位低下,在潘安之前可是没有出现过男子怀念妻子的作品的。
潘安虽然外貌才华令人羡慕,但是他的政治道路却是悲剧收场的。他“性轻躁,趋势利”,政治权势方面欲望过于强烈,最后卷入废太子阴谋中,从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赵王司马伦夺权后,灭了潘安三族。
与潘安同一时期出现的美男子有很多, 为什么偏偏潘安成了美男子代表? 这是因为潘安生逢其时,生在一个尚美的时代,《世说新语》又将他描写得十分突出,历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卫玠帅到“看杀卫玠”
卫玠年少时乘羊车到洛阳街市去,人们远远望去,这孩子风神秀异,恰似白玉雕琢的塑像,令人赞叹不已,大家纷纷称他为“璧人”,居民们夹道观赏小璧人。
卫玠是一位玄学家,本不想进入仕途之路,后来不得以才进入了朝野,最高任职太子洗马 。卫玠共有两任妻子,第一任是乐氏,很早就去世了。第二任是山氏,征南将军山简的女儿。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贵贱,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山简看中卫玠长相出众,举止得体,才华横溢,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
卫玠怎么死的? 《世说新语》有 “看杀卫玠” 一说:卫玠从小体质孱弱,体质弱到什么地步?母亲从不让他与人随便说话,说话说多了都能大病一场。由于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他举步维艰,无法好好休息,最终累极而亡。与潘安的“掷果盈车”相反,卫玠由于长得帅反而“克死”了自己!但是看杀卫玠这个成语现在主要比喻被众人所仰慕的意思。
还有一说是“清谈而死”,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与谢幼舆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突然感到疲乏,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有关三国南北朝的成语
一、有关三国南北朝的成语:三顾茅庐、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东床快婿、七步成诗、桃园结义、覆巢完卵、借刀杀人、乐不思蜀、火烧连营、才高八斗、位极人臣等等。
二、简介(节选):
1.投鞭断流
十六国时期,北方氐族的前秦势力最为强大,占领了长江北部大部分地区。
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2.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3.乐不思蜀
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4.东床快婿
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邪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