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怎么背(《七律长征》古诗词背诵及介绍)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七律长征怎么背,以及《七律长征》古诗词背诵及介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七律·长征、律诗、近体诗、七言律诗怎么排顺序
  2. 《七律长征》怎么背
  3. 《七律 长征》的诗句停顿划分
  4. 《七律长征》断句怎么划分
  5. 《七律长征》如何断句
  6. 七律长征怎么背得快

一、七律·长征、律诗、近体诗、七言律诗怎么排顺序

1、顺序是:近体诗——律诗——七言律诗——七律·长征。

2、该顺序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排列的。即:近体诗包括律诗,律诗包括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包括了七律·长征。

①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②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③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④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二、《七律长征》怎么背

背《七律长征》的方法有理解诗意、划分节奏、重复朗读等1、理解诗意:在背诵之前,先理解诗的意思,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划分节奏:根据诗意和韵律,将诗歌划分为不同的节奏,有助于记忆。

3、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使其更容易记忆。

三、《七律 长征》的诗句停顿划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怕、难)重音

2、万水/千山/只等闲。(万、等)重音

3、五岭逶迤/腾细浪。(腾、浪)重音

4、乌蒙磅礴/走/泥丸。(蒙、丸)重音

5、金沙/水拍/云崖暖。(水、暖)重音

6、大渡/桥横/铁索寒。(桥、寒)重音

7、更喜/岷山/千里雪。(更、雪)重音

8、三军过后/尽/开/颜。(军、尽)重音

9、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10、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11、《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13、“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14、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四、《七律长征》断句怎么划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6、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7、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五、《七律长征》如何断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七律·长征》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6、这首诗的首联是全诗的统领,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给整首诗奠定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远征难”三个字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7、“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然而面对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铿锵有力的“不怕”二字,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明显暗示了对围追堵截的敌军更是不值一提。

8、“等闲”意思是“轻易;随便;平常”。“等闲”两字将困难轻轻一描,呼应了“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蓝图,是“面”的体现。

六、七律长征怎么背得快

要快速背诵长征这首七律,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理解意义:首先,读一遍全文以理解整首诗的意义和主题。弄清楚每个句子的含义和表达的意思。

2、分段背诵:将整首诗分成几个段落,每次集中精力背诵一个段落,直到熟记为止。可以根据诗句的意义或者押韵来分段,这样可以更容易记忆。

3、句子反复练习:将每个句子从头到尾反复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默写出来。可以利用反复朗读、写下来、闭目默想等方式。

4、联想记忆:将诗句与形象或故事联想起来,以增强记忆。例如,将红军不怕远征难联想为勇敢迎接困难的形象,将万水千山只等闲联想为轻松自如地面对挑战。

5、诗句顺序记忆:按照诗句的顺序将每个句子默写下来,遵循自然流畅的节奏和韵律,以加强诗句之间的联系和串联记忆。

6、反复熟练:持续地反复练习和回顾,将整首诗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直到能够熟练地流利背诵整首诗。

1、崇高的事业:诗中描绘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表现了长征作为一项崇高的革命事业,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追求和奋斗。

2、人民的力量:诗中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斗志,在艰苦的长征过程中,人民通过团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实现革命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自由意志:诗中呼唤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战斗精神,以及摆脱束缚和拥抱未来的激情。它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强调了个体的力量和责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