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蓼凤轩的读音的一些知识点,和“蓼汀花溆”的含义和读音是什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假设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蓼汀花溆读音是什么
1、liǎo tīnghuā xù,蓼(声母l,韵母iao,声调三声)汀(声母t,韵母ing,声调一声)花(声母h,韵母ua,声调一声)溆(声母x,韵母ü,声调四声)。
2、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建成之时贾宝玉题字“蓼汀花溆”。
3、蓼汀花溆就是岸上的蓼花和水边的花瓣的意思。
4、书中写元春看到这四个字之后的反应:
5、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
6、这个道理很简单,蓼花也是花,它也可以看作是水边的花瓣,所以花溆和蓼汀根本就是同样的意思,也就是说出现了无意义的重叠,完全可以把蓼汀两个字删掉,并且删掉后没有改变“花溆”本身所蕴含的意思。
7、元春可以说是宝玉的老师,宝玉早期的蒙学是元春教导的,所以元春是以师长的眼光来点评宝玉的作品,并敏锐地指出了宝玉的问题。
二、红楼梦里的“蓼汀花溆”
1、有人说,“蓼汀”反切为“林”,“花溆”反切为“薛”,什么意思啊
2、反切——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3、汀字在南方方言中读“tin”。反切自然是“林”。
4、“花”现代声母为“h”,“薛”现代声母“x”。而在古音中,现代声母“h”、“x”往往混而为一,这在南方方音肯定也有保存;方音中“u”、“ue”相混亦常见。“花滁”切薛亦情理中事。
5、曹雪芹小时在南京呆过,享尽荣华,自然熟悉南音。至于苏州、杭州、武汉等地,读“ing”为“in”,民歌中“根”与“声”押韵,司空见惯。
6、至于浒、许同声母,更是显例。如“浒”又读如“许”;“梭”读为“suo”,而“焌”读为“qu”,此又可证u与 ue相通。
7、许多南方学者讲反切,多引证乡音,可以理解。
三、蓼溆的读音是什么
出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宝玉道:“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1、蓼汀——汀,汀洲,水边平沙。“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但意境萧索,所以元春看了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溆,浦,水边。“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四、蓼汀花溆的含义和读音
1、“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但意境萧索,所以元春看了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3、“蓼汀花溆”的读音为liǎo tīng huā xù。
4、在《红楼梦》里,大观园题对额那一回,书里写道,贾政让清客们拟题,结果拟出来的,无非是什么“武陵源”,什么“秦人旧舍”。宝玉不满,说:“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5、“蓼汀”当从唐代罗邺《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罗邺诗的后两句是“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雁》二首借雁咏人,充满离愁别绪,宝玉说用桃花源避乱的典故不妥,他用蓼汀同样不妥,因为意境过于凄清。
6、即使“蓼汀”一词并不是出自罗邺的诗,大观园要体现皇家恩典,要显示出世袭公府的繁华富贵,凄清肯定用不得。对此,在官场混得糊糊涂涂、对诗词又不甚经心的贾政,就远不如元春敏感。元春省亲,游园赏景,顺便检查宝玉的题对,看到“蓼汀花溆”四字,立刻就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五、“蓼汀花溆”的含义和读音是什么
1.蓼汀——汀,汀洲,水边平沙。“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但意境萧索,所以元春看了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溆,浦,水边。“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读音:蓼liǎo汀tīng花huā溆xù
出处: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
《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对刘文典有关《红楼梦》的逸事讲了一番。原文如下,“......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他对于“蓼花汀溆”的解释是:“元春省亲游大观园时,看到一幅题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溆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此中的关键是“蓼汀”如何反切为“林”,“花溆”如何反切为“薛”。
先看什么是“反切”,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简单的说就是“上取其声,下取其韵”。例如,“休”,许尤切,x为声,ou为韵。但是可能大家会说,“蓼汀”照这样不是反切为“林”嘛,而是ling。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方言的问题,南方一般将“ing”、“eng”读成“in”、“en”,我们湖北就是典型。按照《说文解字》来讲,“林”,力寻切,这里显然是古音。其实我到认为曹雪芹肯定在吴越等地待过,我们班有位浙江绍兴的同学,前天我问他”林“字按照当地方言如何读的,他说是“ling”,假如大家不相信可以听听越剧《红楼梦》里面的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下面再谈“花溆”如何反切为“薛”,按照《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说,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然后注释到“据张源潜学长订正,刘的意思是,花者,花袭人也;溆者,薛宝钗也”。而在古音中,现代声母“h”、“x”往往混而为一,这在南方方音肯定也有保存;方音中“u”、“ue”相混亦常见。“花滁”切薛亦情理中事。不管怎么样,“花溆”包含宝钗无疑了。
六、蓼汀花溆的读音是什么
1、liǎo tīnghuā xù,蓼(声母l,韵母iao,声调三声)汀(声母t,韵母ing,声调一声)花(声母h,韵母ua,声调一声)溆(声母x,韵母ü,声调四声)。
2、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建成之时贾宝玉题字“蓼汀花溆”。
3、蓼汀花溆就是岸上的蓼花和水边的花瓣的意思。
4、书中写元春看到这四个字之后的反应:
5、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
6、这个道理很简单,蓼花也是花,它也可以看作是水边的花瓣,所以花溆和蓼汀根本就是同样的意思,也就是说出现了无意义的重叠,完全可以把蓼汀两个字删掉,并且删掉后没有改变“花溆”本身所蕴含的意思。
7、元春可以说是宝玉的老师,宝玉早期的蒙学是元春教导的,所以元春是以师长的眼光来点评宝玉的作品,并敏锐地指出了宝玉的问题。
OK,小编就写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