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哈喽大家好,假如您还对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的知识,包括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高一上学期全部的物理公式
  2. 高一物理必修3公式(总结)
  3. 高一物理天体运动的所有公式,多多益善

一、高一上学期全部的物理公式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二、高一物理必修3公式(总结)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没有必修3只有必修1和2)

三、高一物理天体运动的所有公式,多多益善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V1=(g地 r地)1/2=(GM/

1/2=(GM/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

强调:(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有“整体法”与“隔离

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

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

(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

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

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

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

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

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

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

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

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还

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

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

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

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

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

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建议结合讨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对弹簧中的弹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弹簧或弹性绳,由于会发生形变,就会出现其弹力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要注意的

是,这种形变不能发生突变(细绳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变),所以在利用牛顿定律求解物体

还有,在弹性势能与其他机械能转化时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以

及物体落到竖直的弹簧上时,其动态过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对“细绳、轻杆”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受力分析时,细绳与轻杆是两个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细绳受力永远是沿着绳

子指向它的收缩方向,而轻杆出现的情况很复杂,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

方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关于小球“系”在细绳、轻杆上做圆周运动与在圆环内、圆管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形比

这类问题往往是讨论小球在最高点情形。

其实,用绳子系着的小球与在光滑圆环内运动

情形相似,刚刚通过最高点就意味着绳子的拉力为零,圆环内壁对小球的压力为零,只有重

力作为向心力;而用杆子“系”着的小球则与在圆管中的运动情形相似,刚刚通过最高点就意

因为杆子与管内外壁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为零。还

可以结合汽车驶过“凸”型桥与“凹”型桥情形进行讨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