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石窟先后顺序
四大石窟先后顺序: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
1、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前秦苻坚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2、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
3、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历经八个朝代,东西绵延1公里,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大小窟龛252个,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堪称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在2001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4、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3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的详细介绍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莫高窟、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四大石窟开凿时间顺序是什么?
1、莫高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2、麦积山石窟, 建自公元384年。
3、云冈石窟, 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
4、龙门石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四大石窟建造的先后顺序
莫高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麦积山石窟 建自公元384年
云冈石窟 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
龙门石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