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会一直疼下去吗(肩袖损伤怎么治疗)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肩袖损伤会一直疼下去吗,以及肩袖损伤怎么治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肩袖损伤康复的康复训练
  2. 肩袖损伤及其康复手段
  3. 肩袖损伤怎么治疗

一、肩袖损伤康复的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后,无论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后,都应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所有康复训练都应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之下完成。

术后康复训练:患者术后佩戴肩吊带,摘除时间听从临床医生意见。

治疗方案分为三个阶段正常关节制动4周,将发生相当程度挛缩,而受伤关节制动2周,就会导致结缔组织纤维融合,关节运动功能丧失,假设肿胀不及时处理,持续超过1—2周,就必然会加重局部粘连,限制功能活动。因此,我们要求患者进行肩部冰敷,以减轻肿胀、提高痛阈,同时主动活动手、腕及肘部,抬高患肢,被动活动肩部以减少粘连。

术后0~3周内采用肩吊带舒适体位悬吊保护,不应负重及过分用力。否则将影响组织愈合剂功能恢复。肩吊带保护时间视疼痛、肌力情况而定。

1.圈、钟摆:健手辅助患侧上肢做前后、左右摆动及顺、逆时针划圈;

钟摆运动,又称柯德曼氏运动,是肩关节的一种自我松动方法。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

2.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邻关节活动练习(主动);均为3次/d,5~10个/次;

腕:掌屈、背屈、尺偏、桡偏、环转

3.冷敷痛区,3~6次/d,每次20---30min;

4.被动活动练习,术后第1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术后第3~4天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外展、内旋及外展外旋;

肩关节前屈: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

肩关节体侧外旋: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外展:患者应平卧于床上,双手持一木棒于体前,健侧向患侧推,使患侧上肢贴于床面,肩关节展开,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外展外旋:患者应平卧于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肘不必紧贴于体侧,患侧肩关节尽可能外展,90°以内,90°为最佳,健手患手均握木棒一端,健手尽力向外推患手,注意上臂不可离开床面,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肩关节内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手通过所握的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

5.术后2周拆线后进行三角肌等长收缩训练:分别锻炼前、中、后部,均为3次/d,5~10个/次。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而只有张力增加,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三角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平卧床上。患侧手握拳,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进行前方,外侧,后侧的抵抗训练,抵抗物可为床,健手及墙面等。 1.除吊带后主动辅助关节活动训练:肩梯、滑轮等;

2.站立位利用棍棒等进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练习,均为3次/d,5~10个/次;

站立位,双手持棍,健手带动患手进行练习。

3.继续进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此阶段训练可与站立位进行,不过要保持躯干、患侧肩及上肢保持不动的原则

4.姿势纠正;与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及姿势,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既可以很好的帮助康复训练,并且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假如睡觉质量好且醒来没有疼痛,那么不要改变习惯。假设你睡觉时有肩膀不适,那么避免用患侧肢体枕着头动作,因为那样对血液循环不好。同时,可以使用多个枕头来保持肢体稍微的外展

早期避免双上肢高于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操作或持重物时,保持肘关节弯曲,并靠近身体。上举过头顶取物时尽量使用脚垫或者小板凳

坐位或站位,内收下颌部,同时向后向下后伸肩胛,避免前屈或后伸颈部,保持目光向正前方。

b.主动前屈肩关节并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松:

上肢前举,并保持肩关节放松,避免耸肩。可在镜子前训练,或置对侧手于肩上。

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梳头、洗澡等)。

训练前可先进行热敷,待肌肉放松后开始训练。注意:患侧不能负重,练习时不要快速反复重复动作,尽量用患侧进行日常活动。此阶段时重建或修复的肩袖已基本愈合,除继续强化之前的动作之外,可进行终末牵拉和力量练习。

①利用门、桌子等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牵拉,3次/d,5~10个/次,每次需持续10~20s;

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门框。躯干缓慢转向对侧,直到感觉到了胸肌牵拉感。

前屈90度水平面内收肩关节,对侧手在肘关节处加力帮助牵拉。

立位面向墙壁,手向上滑动,缓慢靠近墙面以增加牵引。

②利用哑铃、弹力带等进行各方向力量练习,2—3次/d,15个/次,到达终末点时需持续5— 10s。以下为几个重点联系的动作,保持肩关节肌肉力量的平衡。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后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

手握一弹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踩于脚下,向上用力拉皮筋。可通过皮筋的松紧调节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耸肩,保持拇指向上。

复合运动训练:可让患者小运动量的游泳、慢跑和球类运动等以恢复患者上肢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精确性,但半年内不能进行竞赛类运动。

训练时所有活动均需在疼痛耐受范围内进行。同时可辅助理疗和药物等方法控制炎症、减轻疼痛

二、肩袖损伤及其康复手段

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主要由肱骨头前方的肩胛下肌腱,上方的冈上肌腱,后方的冈下肌腱以及小圆肌肌腱组成。肩袖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

相关肌腱的运动使得肩关节能够完成旋内、旋外以及上举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可以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功能)

患病表现:★活动肩关节时有明显的撕裂声。★肩部红肿疼痛,患者无法主动活动肩关节。

注:进一步确诊需要做超声、磁共振以及磁共振关节造影等专业医学检查。

易患人群:四十岁以上有过严重外伤史的男性。

致病原因:★摔倒时骤然的撑地动作。★大小肌群力量失衡的健身爱好者。★小球(乒羽网)运动爱好者。

肩袖损伤类型:★肩袖部分撕裂★肩袖完全撕裂。

肩袖部分撕裂患者:在确诊的早期(损伤后的4~8周),肩关节不能进行活动,并且需要穿戴肩关节防护器具。制动阶段结束后需要康复师辅助患者进行一些被动活动以缓解长期制动造成的组织粘连,也可以配合冰敷。

肩袖完全撕裂的患者:此类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且术后也要进行制动和被动的肩关节活动。在肩关节制动期间需要配合上手、腕以及肘部的运动,以避免相关部位产生肌肉萎缩。

治疗第二阶段(不区分类型):在肩关节稍微稳定时或术后第八周,患者可以做一些抗重力运动。

注:在进行如下训练之前,应对患者的胸小肌以及胸大肌进行放松,(长期的肩部疼痛会导致患者产生驼背的身体姿态,使得身体前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抬起患侧手臂,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当上肢高举至所能举起的最大限度后,返回原处。如此反复训练,以增加上肢高举幅度。

患者双手固定在滑轮两侧,用健侧带动患侧进行运动。过程要和缓,以增加上肢活动范围,切记训练时不要暴力牵拉。

当重建或修复的肩袖基本愈合后,不仅要强化以前的动作,还要加入一些牵拉和力量训练的内容。建议患者在力量训练前做一些肩部的激活动作以充分激活肩部的小肌肉群,如此可以有效的预防二次损伤和增加训练效果。

肩部激活动作(如图):I、Y、T、W

注:治疗师在患者做完力量训练后,应帮助其放松肩部周围的肌肉,假如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有剧烈的疼痛,应立即停止训练,以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三、肩袖损伤怎么治疗

问题一:肩袖损伤的治疗 1.保守治疗损伤的肌腱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加强健侧肩部肌肉的锻炼。患者应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局部可使用膏药等外用药物治疗。疼痛较重的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2.手术治疗假设损伤较重、肩袖完全撕裂,或经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好,需行手术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现在大部分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效果较好。部分巨大撕裂或条件较差者,可行小切口开放手术修补损伤的肩袖。

问题二:肩袖损伤康复的疾病简介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如为青年人,绝大多数伴有严重外伤史。由于肩袖受肩峰保护,直接暴力很少造成肩袖破裂。间接暴力多因肩袖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变后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而破裂,尤因冈上肌肌力薄弱,而承受牵拉力最大,故易破裂,约占50%.肩袖损伤依破裂程度可分为部分破裂和完全破裂两类。若处理不当,部分破裂可发展为完全破裂。(一)临床表现当肩袖破裂时,患者常自觉有撕裂声响,局部肿胀,皮下出血,伤后局部疼痛限于肩顶,并向三角肌止点放散,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患者不能主动外展肩关节。(二)体征1.压痛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根据压痛部位的大小,可以确定肩袖破裂范围的大小。局部压痛点用1%普鲁卡因封闭,待疼痛消失以后患者可以主动外展肩关节,表明肩袖未破裂或仅为部分破裂,若封闭后仍不能主动外展,则表明严重破裂或完全破裂。2.弹响:肩袖裂口经过肩峰下时则弹响,尤其完全破裂者更为明显。3.疼痛弧:部分破裂者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4.裂隙:完全破裂者,可以摸到破裂的裂隙。5.肌肉萎缩:早期因有丰满的三角肌遮盖不明显,日久同现冈上肌、冈下肌失用性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三角肌有时不但不萎缩反而肥大。6.关节活动异常:肩袖破裂较大时患臂不能外展,而由耸肩活动代替。由于肩袖破损,三角肌的收缩,肱骨沿其垂直轴向上,迫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滑动并旋转,出现肩关节活动异常,同时抗阻力外展力量减弱。7.上臂下垂试:验行局部麻醉后,将患侧上臂被动外展至90°,如不加以支持,患肢仍能保持这一位置,表示肩袖无严重损伤,如不能维持被动外展位置则表明肩袖严重破裂或完全破裂。(三)影像学辅助检查1.X线检查:对诊断无特异性,但有助于鉴别和排除肩关节骨折、脱位及其他骨、关节疾患2.CT断层扫描检查:对肩袖病变的诊断意义不大,在肩袖广泛性撕裂伴有盂肱关节不稳定时,有助于发现肩盂与肱骨头解剖关系的异常及不稳定表现;3.超声检查:优点是无创性、可动态观察、可重复、准确率高、能发现冈上肌以外的其他肩袖断裂;操作方便、省时、费用低;能同时对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做出诊断;对肩袖撕裂术后随访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0%;4.磁共振及磁共振关节造影:MRI是目前检查肩袖损伤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肩袖损伤分为III期(出血水肿期、肌腱炎和肩袖纤维化期、部分或完全撕裂期)。MRI通过形态和信号的异常反应可显示肩袖损伤的各期表现。磁共振关节造影是在透视下经关节囊内注射含碘造影剂。由于关节囊的扩张,微小的肩袖撕裂在造影剂的衬托下显示得更为清楚,磁共振关节造影的准确率超过90%;5.关节镜诊治:关节镜的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肩袖部分撕裂的“金标准”,主要用于一些诊断较困难的病例。 1.肩部骨折脱位。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断裂部多位于肱骨结节间沟处。急性外伤破裂时剧痛,肘部屈曲无力。慢性破裂者,屈肘力量逐渐减弱。抗阻力屈肘试验无力感或疼痛加重。3.牵拉肩。(一)分期:Neer(1972)将肩袖损伤分为Ⅲ期:I期为年龄>

问题三:肩袖损伤如何治疗第一通过手法松解改善不良体态,第二纠正过来加强肩袖肌群锻炼,重建正确的运动习惯

问题四:肩袖损伤如何保守治疗根据你的情况,疼痛较重的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或者使用跌打伤痛理疗贴外用。多注意休息,并加强健侧肩部肌肉的锻炼。患者应避免做推压动作,而代之以牵拉活动。比较严重的就建议到医院进行就诊。希望可以帮到你。

问题五:肩袖损伤肩周炎怎么办?怎么办?----到医院去治疗。

问题六:肩袖损伤怎么治疗你好,德胜门骨科肩袖挫伤肩袖挫伤的治疗包括休息、三角巾悬吊、制动2~3周,同时局部施以物理疗法,以消除肿胀及止痛。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1%利多卡因加皮质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关节腔内注射。疼痛缓解之后即开始做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文章到此结束,假设本次分享的肩袖损伤会一直疼下去吗和肩袖损伤怎么治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