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条带怎么分析)

大家好,琼脂糖凝胶电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凝胶电泳条带怎么分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凝胶电泳条带怎么分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异同
  3.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什么
  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区别
  5.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6. SDS电泳和琼脂糖电泳的区别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析原理: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率向正极方向移动。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异同

1、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

2、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

3、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假如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

4、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

5、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

6、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

三、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什么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以琼脂糖为介质,对不同大小的DNA或RNA实现分离的一种电泳方法。琼脂糖是一种多糖,具有亲水性,但是不带电荷。

使得DNA在碱性条件下使其带负电荷(pH8.0的缓冲液),在电流作用下,以琼脂糖凝胶为介质,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根据不同的DNA分子片段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在电场中泳动的速率也不相同,同时在样品中加入染料能够和DNA分子间形成络合物,经过紫外照射,可以看到DNA的位置,从而达到分离、鉴定的目的。

底板一定要用胶带封紧,否则灌胶时凝胶会漏出。可以在灌胶时先倒少量凝胶在交界处,利用凝固的凝胶将其封紧。

梳子一定不能插到底部,应距离底部1-2mm,否则拔梳子时容易弄破凝胶,导致漏胶,加热时应注意不要让琼脂糖沸腾得太厉害,稍稍沸腾至溶液清凉,即其全部溶解即可,过度沸腾会导致凝胶实际浓度的提高。

将凝胶放入电泳槽时要注意极性,不要正负极颠倒。要注意撕去两端的封带,凝胶的浓度与待分离的DNA的大小有关。一般浓度为1%,低浓度的胶特别易碎,要注意。

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区别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区别为:支持介质不同、用途不同、优势不同。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一种常用电泳技术

2、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或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

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分子量较大的样品,如大分子核酸、病毒等

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较高的分辨率

2、琼脂糖凝胶电泳: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

百度百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五、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1、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用于分离和分析DNA、RNA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2、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利用凝胶孔径大小的差异来实现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琼脂糖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可以在水中形成凝胶状的网络结构,其中孔径的大小与琼脂糖的浓度成反比。当电场施加在凝胶上时,带电的分子会向电场方向迁移,但由于凝胶孔径的限制,分子的迁移速率会与其分子大小成反比,从而实现分离。

3、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凝胶浓度:凝胶浓度决定了凝胶孔径的大小,一般使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来适应不同大小的目标分子。较低浓度的琼脂糖凝胶适合分离较大的分子,而较高浓度的琼脂糖凝胶适合分离较小的分子。

5、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决定了分子的迁移速率,一般较高的电场强度可以加快迁移速度,但也会增加热量和凝胶溶解的风险。正确选择适当的电场强度可以实现良好的分离效果。

6、缓冲液pH值:缓冲液的pH值对凝胶电泳的分离效果有影响。一般使用含有缓冲剂的缓冲液来保持适当的pH值,以确保目标分子保持带电状态并稳定分离。

7、运行时间:运行时间决定了分子在凝胶中迁移的距离,通常根据目标分子的大小和凝胶孔径来确定适当的运行时间。

8、样品处理:样品的预处理也会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例如,在DNA电泳中,需要进行DNA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核酸染色等处理。

9、这些因素的合理选择和操作能够使琼脂糖凝胶电泳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并成功分析目标生物大分子。

六、SDS电泳和琼脂糖电泳的区别

你说的SDS电泳实际上是SDS-PAGE,SDS只是蛋白变性剂,而凝胶是聚丙烯酰胺。SDS-PAGE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凝胶材料。SDS-PAGE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它是靠化学反应形成的凝胶。而琼脂糖凝胶则是物理反应(加热融化,冷却凝固)。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离蛋白质,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核酸。当然,这并不绝对,假设要用来分辨碱基数相近的核酸片段时,我们也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来进行电泳,如DNA测序反应中的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至于为啥琼脂糖凝胶不用两种浓度不同的胶,实际上是和SDS-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点样孔方向有关。SDS-PAGE是竖胶,电泳点样孔与电泳方向平行,点样的时候肯定会造成样品分布不均。所以需要一个高浓度的胶来预电泳保证在分离胶的时候所有蛋白处于同一水平。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胶是横着的,点样孔方向与胶的方向垂直,所以加样的时候不会导致样品电泳时不在同一水平。故不需要两种不用浓度的凝胶。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